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長安好

《長安好》651.第644章 要記下今日

長安好 非10 4349 2024-08-26 00:48

  朱雀門為皇城正南門,直通禁宮承天門,這兩道宮門之間的宮道是為皇城的正中之線。
今晨,李隱由承天門而出,去往太廟祭祀,走得便是這條意味著正統天承的筆直大道。

  此刻,隨著李歲寧率軍攻入朱雀門,李隱在這條寬廣的宮道上留下的痕跡很快便被鮮血悉數掩蓋。

  一場名為大權更疊的血洗由此開啟。

  來者是真正的精銳之師,這精銳二字並非誰人宣稱,而是經一場場戰事淬煉而來,他們殺過倭敵,守過北關,平過一場場內亂,身上的甲衣曾一次又一次被鮮血浸透,手中的刀刃曾砍下過最兇悍的敵人頭顱,無數次於鬼門關前殺出生機。

  他們從北面而來,身上沾染著的血氣,與大勝之後的激昂傲氣還未來得及卸下,疾行間卷起的風似乎都成為了無形的刃,無堅不摧,無物可擋。

  這座繁華巍峨的皇城,在此等雄厚殺氣的衝擊下,仿佛隨時都有轟然傾塌的可能。

  而比皇城更先傾塌的務必是守城者的防禦。

  此時禁軍的防禦幾乎皆來自緊急部署——在此之前,太廟生亂,以魯衝為首的數百人造反,官員宗室竄逃,禁軍四下搜捕圍堵。
而城中之亂更勝過皇城,大量禁軍奉命出動鎮壓文人,圍下國子監……如此種種,禁軍兵力分散之下,使得各道宮門處的防禦出現了嚴重空虛。

  更重要的是,在此之前,沒人料得到今日會出現京師城門被破的可能……城外明明布下了層層密密的兵力!

  這些禁軍全然不知這來勢洶洶的太女大軍是如何攻入城中的。

  今日變故頻出,圍繞著榮王李隱的人心本就搖搖欲墜,又突然遭到這突如其來的血洗……

  面對逼近的大軍,禁軍之中驚逃者、降者足有半數餘。

  餘下寧死者,大多為李隱布下的親衛。

  鮮血為朱紅的宮牆更添刺目新色,平整的宮道地磚縫隙間也浸滿了濃稠的血,玄披玄袍的女子坐於馬上,她的馬蹄每踏出一步,那血腥的新色便隨她往前方蔓延一步。

  它們一寸寸攀爬生長著,其色赤紅濃烈,如同綻開了無數幽冥彼岸之花,彼岸花汲取血肉殺戮,迅速盛放,荼蘼妖冶,血腥罪惡,帶來死亡,同時也通往輪回與新生。

  那玄袍女子承著這份本不必她親自沾染的血腥,行走於這罪惡與新生之間。

  天地清風慢搖碎影,金燦春陽緩緩西移,祂們無悲無喜無情,注視賞鑒著人間這場喧囂殺伐。

  一道又一道宮門相繼替換上新的把守者。

  這血色隨著李歲寧,一直鋪展至承天門。

  承天門外,李歲寧下令兵分兩路,一支往西去,沿皇城北面的掖庭宮行軍,迅速前去封鎖北面最接近皇城的城門芳林門。
一支往東,經東宮,一路控制住興安門,丹鳳門,繼而包圍含元殿。

  李歲寧率兵往東而行。

  接近興安門時,潰敗的禁軍中有人招供出了李隱退去的路線——李隱率兵往西面的玄武門去了,此時或已至芳林門。

  方才分出去往西面封鎖芳林門的兵力或要遲上一步,但李歲寧並不擔心李隱逃出京畿,她立時下令讓人沿玄武門方向前去追擊,自己則仍赴含元殿而去。

  含元殿中已無李隱,但另有很重要的人留在了那裡。

  聞訊而去的李歲寧在丹鳳門前下馬,踏入了含元殿。

  偌大的殿院中已無禁軍把守,隻剩下如驚弓之鳥的內侍宮娥們躲藏在此。

  康芷率軍疾行開道,甲衣佩刀相擊之聲蕩開,宮人們驚叫,或倉惶逃散,或顫顫伏地磕頭。

  他們終日困於這皇城中,眼中隻守著自己的分寸差事,無法分清具體形勢,難以分辨來者是人是鬼是神,會帶來怎樣的後果。

  傳言已然作不得真,仁者也會於一夕間撕下偽裝變作惡鬼。

  來者刀光刺目,帶來莫大絕望。

  想象中的殺戮卻未曾出現,那些刀光隻予他們威懾,使他們停止奔走驚叫。

  廊下,宮道上,石柱旁,很快顫顫跪滿了人影,整座含元殿迅速被控制起來。

  時隔整整二十年,年少的儲君再次踏入含元正殿,今昔光影仿若交疊,昔日的李尚,今日的李歲寧,虛實身影在這道殿門處一瞬交織相融。

  她回來了,以皇太女而非皇太子的身份。

  這次她無需向任何人叩拜,龍椅上方空蕩,正靜候恭迎新的江山之主。

  李歲寧的目光未曾看向那把龍椅。

  空蕩宏偉的殿內鴉雀無聲,唯餘幾具官員的屍身橫於殿中。

  李歲寧往禦階方向走去。

  原來這寂靜的殿中還有一個活人在,那是一名守諾的年輕內侍。

  他跪伏著守在禦階之上的一具屍身旁,此刻顫顫擡首,看向走來的人。

  他從未見過那人,但不知為何隻一眼便辨出了她的身份。

  內侍剛擡起的頭忙又倉皇叩下,不敢直視來人。

  來人踏上禦階。

  那腳步聲不重,可不知因何,內侍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,發出了極低的泣聲。

  他無法確切地解釋自己為何而哭,或是因為這位駱先生之死,或是因為分明是這等至關重要的關頭,這位年少的太女依舊親自來到了這寂靜無人的含元殿中。

  他在心中泣道:【駱公,您的主公來尋您,來送您了。

  李歲寧無聲慢慢蹲跪了下去,看著靜靜躺在那裡的人。

  一別近一載,先生又清瘦許多,鬢邊竟添幾絲白發。

  也是,若非日日夜夜殫精竭慮,又怎能成就今日此局?

  想到昔日種種,去歲洛陽一別,竟成最後一面。

  “我來遲了。
”李歲寧低聲說:“也對先生食言了。

  在江都時她曾允諾過,必會讓駱先生重見太平之象,全他畢生夙願。

  “駱公……留下一言,讓奴向太女殿下轉達……”那低泣的內侍依舊將頭叩地,聲音顫啞。

  聽著那內侍的複述,看著眼前這張滿是血汙的寂靜面龐,李歲寧仿佛親耳聽到了那破碎不清的聲音,用最後的氣力慢慢說:

  【臣有愧,已無憾,如殿下不棄……來日可於棗樹下酹酒一盞,臣聞見酒香,便知了。

  ——便知主公平安,便知主公不棄之心意,便知盛世已至了。
李歲寧解下身上玄披,替地上之人掩去塵風。

  “待我清理罷門戶,便為先生備酒,備最好的酒。

  她起身:“勞煩代我守好先生,我去去便回。

  好一會兒,直到那腳步聲行下禦階,內侍才反應過來,這話竟然是對他說的。

  內侍忽而一凜,叩首應道:“奴……遵命!

  待他慢慢擡起頭時,隻見那道墨色身影將要跨出殿門。

  目之所見,那道身影高挑筆直,一身束袖黑袍利落乾脆,銅笄束發,通身再無其它飾物。

  內侍雖年輕,卻也見多了至貴之人,可此刻隻這一眼,方才懂得何為真正天成之氣。

  她跨出了殿門,日光從四面八方向她圍湧擠壓而來,她踏進日光裡,身影被模糊,但此氣未散,如一道利刃,劃入了那無邊刺目的日光中。

  日西移,天漸暮。

  動蕩肅殺之氣伴著暮色,濃重而徹底地籠罩了整座京畿。

  京畿東西南北十二道城門,各自延伸出的平坦大道縱橫連通城中,將城內各坊有序地切割著。

  這些切割線上,先後出現了身著玄甲的兵士,他們如同春汛潮水般湧至各大要口,奔騰巡視著,必要時舉刀伐道。

  他們每到一處,便意味著可供李隱逃生藏匿的道路又被阻死一條。

  李隱錯失了逃出京師的最佳時機。

  於含元殿中聽聞大軍入城時,他便該在第一時間內出城的。

  但李隱實難甘心,他彼時尚在想,即便李歲寧破城而入,可他布置在城外的數萬親兵禁軍,以及黔中道大軍,再如何敗,卻總歸不可能毫無還手追擊之力,縱然在城中開戰,他亦有相搏之力……

  可是想象中的追擊並未出現,李歲寧幾乎毫無阻擋地殺進了皇城,她後方無有追擊,前方人心自行潰散,甚至有百姓自發為她開道正名!

  李歲寧由東面破城而入,自皇城正南朱雀門入宮,李隱便隻能從皇城西北方向離開。

  皇城坐落於京師最北面,從西北方向撤離,這本是李隱最好的選擇,他從此處出城,一路往西,便可退至山南西道與劍南道……可是,如今那條路上有柴廷阻擋。

  李隱殺死了駱觀臨,可是人雖死了,設下的局仍還在運轉著,就算拚死殺出城去,他也回不了劍南道了。

  他不止回不了劍南道……

  西面劍南道有柴廷阻途,京師北面則是關內道朔方軍所在,且那裡有吐蕃在生亂。

  東面是東都洛陽與淮南道……

  至於南面,且不說他想從南面逃離,需要從宮城橫穿整座京畿,而城中各道已被李歲寧的人手控制……單說他即便能僥幸從南面脫困而出,可南面的黔中道……果真還能作為他的退避之處嗎?

  李隱此時仍未能得知城外佘奎的黔中道大軍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故,但既然再無動靜,便不可能隻是敗了那樣簡單……黔中大軍既已無法為他所用,那便意味著黔中道也會、或者說已經脫離了掌控!

  四面八方條條皆是路,可此時……卻已無他一條退路。

  午後,李歲寧的大軍至皇城承天門時,李隱已退至芳林門,他本可以至少逃出城去,但是緊鄰皇城的芳林門禁軍守衛消息靈通,得知了城中之變,見“新帝”逃至此處,竟然索性反了。

  李隱再一次遭到了背叛,芳林門的守衛統領甚至是他從劍南道帶出來的部下。

  李隱身側的武將驚怒唾罵那名城門守衛統領,對方提刀掠殺上前時口中卻反問:【王爺尚可叛己國,屬下因何不能叛舊主?
吾等縱然叛主,卻為大義也!

  仁善之皮被撕下的代價意味著縱然遭到背棄,選擇背棄者亦可佔據道義高地,利益名節皆可在手,而不必背負背主惡名,從人性角度而言,這是極大的誘惑。

  這份背叛讓李隱愈發見識到此局此計的“歹毒”程度。

  今日此城被設局者化作熔爐,燒去了他的華衣與皮肉,並讓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擁有的一切化作了錦繡灰燼。

  而這熔爐之外,四面八方千萬萬殺機,也已齊備如弓弩,悉數圍攏瞄準於他李隱一人。

  此局此境,無人能破。

  可是……他分明就要成為大盛的皇帝了!

  他已經觸碰到那個位置了!

  卻就在他伸出手時,忽然猶如被無形刀刃淩空斬斷了那隻已觸及皇位的手臂……

  從那一刻起,一切都失控了……

  他在這方熔爐之中,灼熱的空氣裡相繼探出無形卻鋒利的銀絲,一根又一根,將他纏裹住,直到此時再也動彈不得,徹底淪為了一隻血淋淋的困獸。

  而這些絲線的另一端,被那些不要命的瘋子,悉數獻給了同一人來掌控——那人叫李歲寧,卻未必是真正的李歲寧。

  ……

  李隱在芳林門遭到叛殺後,折損嚴重,被迫往西,向景曜門逃去。

  景曜門的守衛是否同樣也會選擇背叛他無從得知,隻因他尚未接近景曜門,李歲寧的兵馬便已經到了。

  起先是追擊,而後是前後圍堵。

  李歲寧的兵馬侵蝕控制的範圍越來越大,李隱和他的人馬被圍堵的範圍則越來越小。

  被徹底圍起來之前,李隱還有就近逃往修德坊的可能,坊內乃諸多官員府邸居所,帶殘部逃入坊中,便尚有趁夜藏匿的可能。

  但李隱未再逃。

  京師已被李歲寧掌控,藏匿也不過多苟活片刻,或被趁亂誅殺……他身穿天子袞服,自認不該是如此苟且死法。

  而既已至此,他務必要見她一面……他要親眼證實一件事。

  忽然陷入這夢魘般的絕境中,一夕間失去一切,血液中無數不甘在叫囂翻騰著,終於還是將他不願正視的心魔澆灌壯大,幾乎足以將他吞噬。

  火把在夜風中鼓動著,馬蹄自東面而來,踏在整齊的青石路上,發出並不急促的篤篤之音。

  很快,李隱便看到前方將他圍起的將兵們的神態一瞬間變得肅然恭從,紛紛讓至兩側行禮,他們有序避讓並收起手中長槍的動作,仿若在這夜色中為來人拉開了道道儀仗簾幕。

  李隱終於見到了李歲寧。
(本章完)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