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玄學王妃下山後,全京城都亂套了》122.第122章 幻境
元亓跟塗山裡對視一眼,兩人就毫無征兆的彎腰大笑起來。
軒轅朗很是莫名其妙,因為憤怒,周身的煞氣又濃重起來,濃重的都把他包裹嚴實了,看不清他的面目。
他聲音也粗狂狠厲起來:“你們笑什麽!
”
塗山裡跟元亓好不容易停下笑聲,塗山裡道:“笑什麽,笑你蠢啊。
”
軒轅朗袖袍一甩,周身黑氣散去不少,他怒容滿面的反問:“我哪裡蠢了?
你們才蠢呢,今日你們別想活著回去,我看你們倆當祭品就挺好的。
”
元亓咯咯笑著,白嫩的小手指著他:“還說你不蠢?
你看你這一身衣裳,如果我沒猜錯的話,這是蟒袍吧?
穿這樣蟒袍的人不是皇子?
”
軒轅朗一想起往事就覺得自己蠢!
“那又如何,那時候百葉王朝的皇帝皇子早夭,從軒轅氏旁支挑選優秀子弟做太子,我被挑中了,所以身著蟒袍,這有什麽稀奇的?
有什麽好笑的?
百葉王朝如此輝煌,你們該不會沒聽說過我吧?
”
元亓很不屑的叉著腰,衣袖一揮,又跟塗山裡一陣嘲笑。
“百葉王朝我倒是聽說過,不過你軒轅朗我可沒聽說過,大概你也是寂寂無名之輩,況且你這麽年輕就死了,連皇帝都沒當上,誰會記得你啊。
你倒是說說,你為何年紀輕輕就死在這塞河裡了?
”
軒轅朗怒哼一聲:“你管得著嗎?
納命來!
”
他雙手一陣揮舞,水面上就浮出許多大大小小的魚兒來,魚兒就如同箭在弦上,呈現發射的姿態。
下一秒,元亓跟塗山裡方圓一裡範圍內的魚兒全部朝兩人衝擊過來。
兩人急忙雙手結印,設下一個結界,來阻擋攻擊過來的魚兒。
大大小小的魚兒撞到結界紛紛掉入水裡,但後面有源源不斷的魚兒衝擊過來,時間一久,結界就有些撐不住。
兩人一起動手修補結界的裂痕。
但好像無濟於事,兩人看了看水底,決定下水。
就在結界碎裂的前一秒,兩人鑽入水裡,成群的魚兒追擊過來。
元亓直接罵人:“他娘的,失策了!
魚在水裡行動更快。
”
兩人有從水裡衝出來,直接朝著軒轅朗衝了過去。
引得成群的魚也朝軒轅朗衝擊了過去。
軒轅朗隻好收了攻勢,重新念動咒語,讓水草重新生長泛濫,朝元亓跟塗山裡攻擊力過來。
這次的水草更加洶湧,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,朝兩人無差別的攻擊。
元亓不斷的拋出爆破符,可是作用有限。
“你這樣不講武德,就別怪我狠心了。
”元亓雙手結印,指尖冒出一簇火苗來,一沾染水草,水草就迅速退去。
紅蓮業火誰都承受不起,何況小小的水草?
就算是軒轅朗本人沾到紅蓮業火,那也隻有逃命的份。
在元亓法力的催動下,紅蓮業火呈現星火燎原之勢,很快江面上的水草就都消失不見了。
甚至軒轅朗自己瞧見這厲害的火苗,都藏進水底去了。
河面上又恢復風平浪靜,甚至煞氣都消退的一乾二淨,仿佛從未來過一樣。
元亓收起紅蓮業火,低頭四下尋找軒轅朗的下落。
塗山裡緊挨著元亓:“小心,此人在此水域經營千年,可不會這麽簡單就被我們打敗了。
”
兩人正尋找軒轅朗的時候,一縷水草從水底慢慢爬上來,悄無聲息,元亓跟塗山裡都沒發現。
忽然,兩人的腳脖子被水草纏住,並且被極快的朝水下拖去。
她們低頭看著那水草,水草從墨綠色慢慢變成淺綠色,後來就變成了無色透明了。
水草拖著她們以極快的速度朝最深處而去,元亓發現她想掐訣喚出兵器都做不到,她好像失去了法力。
再看塗山裡,也在徒勞的掙紮。
這水鬼當真厲害!
突然周圍的水渾濁起來,黑乎乎的什麽也看不清,並且充斥著各種鬼怪的嘻嘻哈哈的聲音,刺耳的奸笑聲音不絕於耳。
漸漸的渾濁逐漸褪去,奇怪的笑聲越來越小。
兩人屏住呼吸,等看清周圍環境的時候,發現自己所在之處並非水底,而是某個大型皇家建築群!
元亓十分詫異。
此刻天氣晴朗,陽光明媚,穿著青色宮服的宮女跟深藍宮服的太監魚貫而過,就像是沒看見他倆似的。
“這是什麽地方?
”
塗山裡道:“這是軒轅朗造出來的幻境,我們的肉身還在水底。
”
元亓哦了一聲,塗山氏是九尾狐一族,擅長幻術和媚術,能發現這裡是幻境並非難事。
“一千多年前的百葉王朝,估計是軒轅朗的心結,也是他最厲害的招數,我們破了此幻境,就打敗他了。
”
元亓歎息一聲:“來都來了,去看看吧,誰讓咱一個不小心中了人家的陷阱呢。
”
走了幾步迎面過來一隊侍女,那些侍女對她們二人視而不見。
塗山裡:“她們看不見我們。
”
元亓白他一眼:“我早就發現了。
”
她已經去拉一個侍女了,可是她的手竟然穿過侍女,根本就拉不住人家。
“咱們也無法觸碰她們。
”
“喂!
”元亓不死心的追上那隊侍女的最後一個。
最後一個侍女看著身後無人,卻有人喊,有些詫異。
元亓驚喜:“她們能聽到我們的聲音。
這是為什麽呢?
”
塗山裡道:“不知道,再看看吧。
”
兩人朝著宣政殿走去。
宣政殿裡正在討論朝政大事,龍椅上坐著的是皇帝軒轅信,軒轅信是個五十歲上下的男子,兩鬢跟頭頂都有了些白頭髮。
元亓對史書並不感興趣,塗山裡也是如此,所以兩人對這個時代會發生什麽事一點頭緒也沒有。
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。
大殿上站著不少大臣,有個一年老的大臣出來說話:“皇上年事已高,兩位皇子均已夭折,為了千秋大業,請皇上盡早從旁支當中挑選優秀後輩冊立太子,以安民心。
”
此話一出,朝堂上的群臣紛紛出列附議。
龍椅上的皇帝似乎早就預料到了,就問:“那依愛卿之意,朕該選誰做太子?
”